“当时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失眠了很长时间,罪犯的变态程度超乎想象。”
这是侦办该案件的警察事后所说的感受,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惨烈的案子,竟然令经验丰富的刑警如此不安?凶手究竟有怎样的目的,以至于要对6名无辜的女子下此狠手?
恶魔在人间
李浩,河南南阳新野县人,案发前曾是消防兵,转业后在河南省某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工作。
李浩相貌平平,据他同学所说,他的性格一直木讷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和异性之间的沟通交流则更少,平日里喜欢看恐怖惊悚类型的小说。
年轻时的他,踏实肯干,思想单纯,在服役期间表现不错,荣立过一个二等功、两个三等功,甚至五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标兵”和“岗位练兵训练标兵”。
如果只看这部分履历,大概只会认为这是一个身体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消防兵,屡获嘉奖,根正苗红。
无论如何联想,都想不到“囚禁6名少女”、“恶贯满盈”、“穷凶极恶”这些词会与他有关。
当时没人能预料到,几年以后的李浩,会变成另一个样子,与年轻时完全不同的样子。
不知道是本身性格所致,还是兴趣爱好诱发了实践的兴趣,又或者是不甘平凡,妄图做一番“大事”,总之,从年开始,他就在暗中策划一个惊天的犯罪计划。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秘密在外购置一处地下室,耗时1年开挖地窖并将6名歌厅女子诱骗至自己特意租住的偏远小区内。
小区中有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位于一楼,由于小区地处偏远、设施老旧,平时附近很少有人走动。
并且这套房屋自带后院,在李浩的精心改造下,成为了他实施犯罪计划的最佳地点,至于他的犯罪计划,据说是源于某次狐朋狗友不经意的“资源分享”。
那一次,朋友推荐他进入了某个色情直播间,在大饱眼福过后,李浩试图进一步浏览时,却发现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就是这样的经历给他留下了“色情行业”的利润很高、需求很大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当他在制定自己的赚钱计划时,毫不犹豫的将性交易以及随之而来的软色情直播业务纳入了考虑范畴。
是的,他的计划就是通过诱骗一批“小姐”至自己的出租屋内,通过殴打、辱骂、性侵、精神控制等手段去“驯服”她们,使得她们丧失自我,放弃人格独立与尊严,供他差遣。
而随后,最初的几名受害者果然被他所控制,在那间幽暗的屋子里被迫进行色情直播,赚的钱却全都归李浩所有。
刚开始,没人愿意顺从他,她们都想逃跑,尽管受害者都是性工作者,但并不意味着她们都放弃了自尊,即使不得不用身体赚取生活所需,也比被困在老旧小区里遭受性剥削好得多。
在那里,她们的工作时间不能由自己决定,直播时会受到李浩的全程监视,无法向外界求援,而在工作结束后,李浩会迅速切断网络连接,阻碍她们与外界联系。
房间里空气污浊,卫生环境差,虽然有基本的食物和衣服,但李浩想控制这么几个人,显然还需要一些手段。
李浩大概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此前盛行的PUA课程,但他似乎无师自通地掌握了精神控制的秘诀——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
他费尽心机改造好犯罪地点后,还搬进了游戏机、游戏光盘,用于直播的电脑上也下载了游戏和电影。
如果有谁表现较好,除了能得到更漂亮的衣服、吃上更好的菜之外,还能有一小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李浩的监视下进行的,绝对无法与外面的世界联络。
就这样,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李浩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则对妻子谎称自己找到了一份替人看守大门的兼职,需要在外面待五六个小时。
实际上,他就是利用这几个小时在组织色情直播,甚至在进一步控制女孩们之后,长期组织她们从事卖淫。
当然,交易的对象都是由他挑选过的,一般只会带服从度较高的女孩出去过夜,即使向那些嫖客求援,他们也会置之不理。
也许在李浩和那些人眼里,这些二十几岁的女孩们不过是精美的物品,是可利用的工具,并不是与他们平等的人。
根据李浩后来的供述,他说那两年间,他的月收入始终保持在一万元至三万元左右,听起来不多,但那可是十几年前,物价尚未飞涨。
这些收入足以让他在洛阳过上不错的生活,真算得上是赚得盆满钵满,但不知道,他拿着这些沾了血的钞票,能否睡得安心,是否花得心安理得。
在他的一步步设计下,不仅钱全落入了他的口袋,受害者们还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因为争风吃醋而动手打架,会因为能得到“侍寝”机会沾沾自喜。
钱和色的堆砌让李浩丧失了理智,自以为过上了古代帝王一般骄奢淫逸的生活,就这样一步步朝着恶的深渊越走越远,再也回不了头。
那两年里,李浩自以为精明,他狂妄地认为正义会一直迟到,也轻蔑地认为那些性工作者们既然曾误入歧途,就会在他的一步步打压下放弃逃生,心甘情愿地沦为他赚钱的工具。
但事实证明,他错了,正是这样的错误,让他最终被送上了绞刑架。
少女机智逃离魔窟
“我刚从一个地下室逃出来,那里还有别的姐妹,快来救救她们!”
十一年前,某个令人不安的深夜,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接到一个特殊的报警电话。
电话听筒里的一个濒临崩溃的女声,喊叫中夹杂着哭泣声,仿佛刚刚经历了地狱一般的惨烈折磨,刚从虎口逃生,此刻三魂七魄丢了大半,无法完整地叙述整个事件。
在警方的耐心安抚和冷静引导下,她才道出事情的真相,而真相,往往是残忍的,在得知事发地点后,警方迅速调动当地的警力,赶赴现场,实施抓捕。
在解救受害人时,警方人员被眼前所见的场景惊呆了,狭窄的小屋被草草分隔成上下两层,楼下是厨房,存放了一堆食物,楼上则是卧室和简陋的直播间。
屋内都是老旧小区常见的家具,但不寻常的,是屋内三名女子,都面容憔悴,表情惊恐,衣服格外的清凉,身体非常瘦弱,看起来经历了长期的精神与肉体折磨,整体状态十分堪忧。
当然,这场人间惨剧的罪魁祸首李浩也在屋内,自从其中一名女子逃离后,他一直在焦急地思索对策。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有一个疑问,原本的受害者是六人,为什么现在有两个人消失了呢?不幸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那两个女孩在警方解救之前就已经遇害了。
而屋内的四个人,都是杀害那两个女孩的凶手,究竟是什么,让曾经同为受害者的三个女孩忘记了对自由的向往,忘记了憎恨凶手,反而举刀挥向更弱者?
我们无法亲口询问那几个女孩,因为在警方完成侦查工作后,检察院提起了公诉。
年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中,李浩被判定犯下了强奸罪、组织卖淫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杀人罪等多个罪名,被判处死刑;而这三名女子也因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而被三年监禁或缓刑。
从警方的侦查记录可以得知,起初,李浩将这六名女孩非法拘禁后,一位姓张的女孩一直在反抗,多次试图逃跑,甚至试图用重物砸死李浩。
在最后那一次反抗中,李浩回过神来,阻止了她的动作,随后勃然大怒,认为这个女孩不安分、不听管教。
而这个时候,在他一连串的控制之下,其他几个女孩都已经丧失了反抗的意志和能力,从受害者变成了帮凶,时不时就会因为“争宠”而吵架甚至厮打。
也有人会在李浩不在房间里时充当监督者的角色,似乎这样做就能摆脱被囚禁的身份。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素日和张某有矛盾的另一个女孩先动起了手,其他人也许是害怕李浩的殴打,也许是为了显得合群。
总之,这几个人一起动手杀死了宁死不屈的张某,张某就这样变成了牢笼里的冤魂。
而另一个可怜的死者蔡某,是由于有妇科疾病,在李浩眼里丧失了利用价值,李浩因此心生不满,教唆众人再次上演杀人的戏码,毫无人性地将其杀害,就这样,蔡某最终没能逃出生天,含恨而死。
这个案件里,只有最后被拘禁的女孩小玲(化名),由于年纪小,身体健康,再加上最晚被拘禁,遭受李浩洗脑的时间不长,因而一直存有出逃的想法。
但她心思细腻,行事谨慎,并没有像此前的被害者张某一样轻举妄动,她从另外几个女孩那里听说过李浩的行事方式,知道此前已有两人惨遭毒手。
为了确保自己能活下来,并最终活着走出这个房间,小玲假意顺从,假装乖巧听话,以赢得外出接客的机会。
这样的伎俩骗过了李浩,也许是此前对那几个人的成功控制让他丧失了警惕,他没有考虑太久,就带着小玲外出了。
小玲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伺机而动,在嫖客家中时,借口上洗手间,翻墙而逃,就近找到了一部电话,便迅速向警方报了警,这才顺利得救。
不得不说,小玲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她临危不乱,在环境恶劣的魔窟之中一直存有希望,耐心等待机会,最终抓住时机,顺利逃出那个暗无天日的魔窟,不仅救了自己,也救了其他被害的姐妹。
如果没有她的机智与大胆,可能警方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找到该案的线索,到那时,也许会出现更多的被害者,对社会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西方有一句法律谚语,叫做“迟到的正义就是非正义”,这一次,虽然对于死去的张某和蔡某来说,正义来得太晚了,但对于小玲而言,正义终于到来了。
哪怕其他三个人要为自己此前犯下的罪行入狱,但或许,待在监狱里改过自新、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反而能为她们带来内心的平静,也能为她们以后的生活提供新的可能性。
白发终送黑发
李浩的父母在儿子被判死刑后常常被村里人指指点点,日子并不好过。
但他的母亲却无理地将李浩犯罪的缘由归咎于儿媳,认为是儿媳生完孩子后没有尽快出去工作,将养家的重担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才导致李浩压力过大,走了歪路。
可是,村民们都知道,李浩与妻子青梅竹马,婚前婚后感情不错,若真有压力,想必也会和妻子沟通,携手共渡难关。
更何况,赚钱的路子并不只有刑法里的那些,只要肯吃苦耐劳,清清白白地工作,就能获得一定的酬劳。
否则,世界上有那么多需要养家糊口的人,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压力,难道每个人都会往邪路上走?
不过,我们可以借此窥见他的家庭氛围,也许因为农村多少有些重男轻女,李浩这个儿子自出生起应该就备受重视,父母对他一直非常溺爱。
即使犯了错也不会耐心引导他反省,只是一味地将罪责推给别人,如此一来,
即使最终杀了人,他的母亲也没有将弥天大错归咎于他,可是,罪行是他犯下的,就注定只能由他来承担。
假设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克制自己与人攀比的欲望,克制自己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缺点,或者服役时能树立崇高的思想觉悟,追求崇高的秉性,那么,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那两个女子就不会丧命。
但一切都已成定局,做出再多假设都已经无法改变过去,但愿这个恶性案件能够起到足够的警示、震慑作用,避免将来某天悲剧重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02.html